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7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核财经独家|阚雷:比特币的鸡汤和八卦历史

主笔 Vincent 核财经 2018-07-04
核财经洞悉数字币  解码区块链
由《核财经》举办的区块链创业峰会今天在北京揭幕, 这场峰会由嘉宾传媒董事长,知名主持人吴婷女士主持, 中国社科院冯兴元教授, 优势资本创始合伙人吴克忠先生,麻省理工数学博士庞华栋先生,区块链 研究专家余半城先生,华美国际集团董事长孔思军先生等学术界,资本界和实业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将就区块链思想源流,技术特点,技术应用,创业和投资方向展开广泛探讨。

核财经App5月23日报道 2018年5月20日,由金丰元投资、优势资本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区块链高峰论坛圆满落幕。《核财经》APP作为本次论坛的特邀媒体,与各路大咖一起走进了这场正在掀起浪潮的新技术。

论坛期间,阚雷(DIPNET创始人,业界称为“兔哥”)的演讲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仅在“区块链+实业”话题中贡献了智慧,还重点对区块链发展历上的标志性事件进行了厘定与区分,力求“正本清源”。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区块链的发展史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阚雷版区块链发展史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下文是《核财经》App整理的部分演讲摘要,未经本人审阅。

    

大家上午好!


我跟区块链结缘大概是在2010年,那个年代可能还没有比特币交易,跟一个朋友开始在俄罗斯挖矿。在2012年的时候,我本人开始从事数字货币的投资,到2013年时应该说小赚了一笔钱。那会儿,涨跌幅比今天大得多。2014年开始,我在上海和华尔街做虚拟货币的量化对冲,然后去搬砖套利,进行现货和期货的交易。去年,是ICO大火的时候,我们投了45个ICO项目。今年,基本上不再去投ICO项目。


总体来说,入行时间比较久。


今天,我想从比特币到区块链这段历史讲起。大家可能不太清楚比特币和区块链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不久前,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说“求求你了区块链不是用来发币的……”如此这般的文章很多,所以,我想讲一讲你们在媒体上查不到的故事。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这个“世界第九大奇迹”:

比特币

1、一个没有CEO的公司,管理几十万员工;

2、每个员工自私自利,争权夺利,公司运作9年风生水起;

3、一份代码上线,稳定运行9年,没出过bug;

4、遭到各国政府打压,无法禁止,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

5、没花过一分钱营销预算,获取了2500万用户;

6、没融过一分钱,估值1400亿美金;

7、公司2009年上市,股价翻了几十万倍。


这个号称是人类有史以来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体。如果我把这些东西,放在任何一个场合,咱们讲公司管理,讲企业管理,亦或是讲“互联网+”,你都会觉得这是一份特别漂亮的成绩单。


但是,我告诉各位,这家企业叫什么呢?这家企业叫比特币。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组织,它不是一家公司,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


到了今天,我们有了各种各样的数字货币,有各种各样的区块链。据我所知,即将到来的ICO有480个,正在进行的ICO是1147个,已经终止的ICO官方数字是1346个,实际上我认为很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大。从金融数据上来讲,在去年年底的时候,ICO的融资金额应该是超过了传统风投同期的一半。今年年后没几个月,我看到的数字已经达到跟传统风投的数据持平了。虽然增长率如此之快,但我告诫大家不要在国内做。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下区块链发展史。


请大家先记住这样一句话:每一项伟大的技术创新背后,都有一段锈迹斑斑的历史。


“2008年末,一个叫中本聪的神秘人在网上发布了一篇论文,发明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东西——比特币。2010年,佛罗里达州一个程序员用10000个比特币买了两张披萨,比特币第一次被当做货币使用。后来中本聪神秘失踪了,比特币却在极客们的坚持下发展了起来,有一段甚至火爆异常。再后来各国开始打压,比特币就沉寂了。直到最近,又冒出来一个叫区块链的东西,这个东西被各种大V称赞为一种颠覆性的技术。”这些,是你在媒体上能查到的区块链的历史,接下来我一件一件地大家揭开其背后真实的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


中本聪最早把白皮书发给了谁?


其实,中本聪当时的第一版白皮书发给了他圈内的一些朋友。


当时,他发了一个邮件组,大概有几百人。这个邮件组,是当年没有微信的时候我们通信的一种手段。这个邮件组的名字叫做“密码朋克”。


这个“密码朋克”是在互联网世界当中的这么一个极客组,他们由全球的数学和密码天才组成。这些人不信任政府对于数据安全的保护,所以他们希望作出一款软件,能够保护人的隐私和安全,这是它成立的初衷。所以“密码朋克”是一个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一个组织。这几百人都是这个领域重量级的人物,都是极客里的天才。


我为什么知道呢?因为那时我们公司的第一个合伙人是“密码朋克”成员,他跟中本聪是一个组。


从1994年“密码朋克”组织成立,到2007年他们发明了很多技术,比如说哈希现金、时间戳、Bmoney等等。大家无需了解它们是什么,但是我告诉你,这些所有的技术后来都被中本聪融入了比特币技术当中。


由此可见,其实比特币并不是中本聪发明的,而是一些技术的重组。而这个技术是从“密码朋克”成立开始,在全球的数学密码天才不断地贡献新的技术之下,经过了将近20年的积淀,最后由中本聪集大成,把它们重新组合,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叫做“比特币技术”。


今天的很多人觉得比特币和区块链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其实不是。你今天看人工智能技术,其实70年代就有,包括我们现在说工业4.0技术,其实三十年前也有这个技术,只是今天换了一个新的名词,用了不同的东西而已。


所以,人类的创新,从来不是由某个超人的天才单点突破而来的,而是通过网络化的协作,在技术积累到一定阶段之后,自然突破而来。但是,我们通常只会看到那个站在突破点上的人,因为他蓄积了所有的势能,这个人就是中本聪。

现在让我们还原整个事件:2008年10月31日下午2点10分,在一个普通的密密码学邮件列表当中,几百个成员收到了一个自称是“中本聪”的人发的邮件。上面讲到,“我一直在研究一个新的电子现金系统,这完全是点对点的,无需任何可信任的第三方。”然后,邮件把他们引向了一个九页的白皮书,其中描绘了一个全新的货币体系。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所有区块链的项目都在写白皮书的缘由。今天所有区块链项目的白皮书,都是在论证一个理论,论证其是可行的。


最早收到邮件的那一批人,他们当时是什么感觉呢?


我问那位朋友时,他当时觉得“这有什么啊,我们二十年干的不就是这事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今天,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技术进步的一大步,而对密码朋克的成员来说,他们看到的就是技术进步的一小步,就是把原来的东西又改了一下,仅此而已。


为此,在中本聪刚开始发出白皮书的时候,并没有引出特别大的轰动。后来,中本聪放出了比特币代码的先行版本,比特币才正式问世。


创造比特币的初心与动机是什么?


最初,是没有人挖矿的,中本聪想干脆自己干得了。


于是,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并获得了首批“挖矿”奖励——50个比特币。在创世区块中,中本聪写下了这样一句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财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银行的边缘)。


中本聪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回想一下,2008年、2009是全球金融危机,包括美国、中国等国家在内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我们手里的财富被大量的稀释,货币不断地贬值,房价暴涨。所以,那个时候全世界的人民,对于政府在货币层面的不信任已经到达了一个很高的程度。美国当时就有轰轰烈烈的占领华尔街的运动。中本聪写出这么一句话,这是当天《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标题,是为了极大地嘲讽旧的金融体系。


因此,我认为,中本聪从第一天创立比特币开始,就没有把它定义为一个技术。


我们看到,从第一天中本聪创立比特币的时候,他就把比特币定义为新旧两种金融秩序的斗争。他定义的是,我竖起了一面大旗,这一面大旗代表着全新的金融秩序,跟我们传统货币的金融秩序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后来所有大佬纷纷入局,其实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个世界上的大佬们,永远处于争地盘争资源之中,今天所有人对于区块链的热衷,包括早期的人对于比特币的热衷,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这些人不满于过去的金融秩序,这些人会团结在中本聪这面大旗下,用一个全新的金融秩序来变革原来的金融秩序,这才是比特币的历史。


2010年一万个比特币能买到两张披萨饼?


2009年10月,比特币首次拥有了自己的汇率,1美元兑换1309.03个比特币。2010年,佛罗里达州程序员拉兹洛·汉耶克完成了首次比特币的真实交易,花费10000个比特币买了两张披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比特币被当做钱来使用。


那件事情在当年,应该说戳中了整个数字货币圈的一个痛点。当时,这个披萨饼店是不收比特币的,是有一个来自英格兰的志愿者拿信用卡在这个店里刷卡买了两个披萨饼,并把披萨饼给了拉兹洛·汉耶克,而志愿者获得了拉兹洛·汉耶克的10000个比特币。


这个英格兰的志愿者其实在去年已经被找到,问他当年10000个比特币现在哪儿去了?这位志愿者告诉记者,在第二年他以六张披萨饼的价格把它卖了。所以,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个故事。


试想,这一连串的故事确实跟笑话一样,为什么会风靡世界走到今天呢?


我认为,乎所有超前性技术创新的归宿,就是成为黑科技供人崇拜瞻仰,但是啥用没有。极客,永远只是极客,他们靠理想主义是做不成事情的。所以,比特币后来发展到今天,一定是其它两股力量的介入。


第一股力量叫做金钱的魔力,即商人开始取代密码极客,成为推动数字货币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我们非常熟悉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出现,客观上促进了去中心化的比特币的发展。理想主义创新者的窘境是,如果他们想成功,有一天就必须与魔鬼媾和。因为利益,只有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


第二股力量叫做理论的支撑,理论从来不需要落地,而现实问题的解决永远需要理论提供一个帽子做支撑。早期的比特币投资者翻箱倒柜地找,终于找到了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这本书曾经很不畅销更没什么名气,但是当比特币的极客们突然发现了这本书之后如获至宝,因为他们觉得这本书的理论精髓就是描述的比特币的故事:货币是先于政府产生的(贝壳币等),只是后来被政府权力所垄断,用于对民众的剥削。货币应该由私人随意发行,然后各种货币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不断淘汰,最后必然会有一种优质的一般等价物被大众接受,成为公认的货币。



核财经征稿啦!如果你对区块链有独到见解,或者有趣的故事可分享。欢迎投稿给核财经,稿费从优。稿件发至邮箱:99943444@qq.com


约访、转载、商务、参加活动,及加入社群请长按二维码识别。


也许你还想读


资本猎手:温州币帮

李书沸离职风波

区块链技术国家标准

成都 没人可以将我遗忘

马云讨伐比特币?

谁会是第一个成功挑战BAT的企业家

三点钟玉红和XMax如何规避“刑案风险”

三点钟玉红和错漏百出的Xmax白皮书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核财经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